本报讯 日前,中科院研究生院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在京举行第80场主题报告会。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、经济学家受邀发表演讲,他分析指出,目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地存在消极影响,但也对经济改革产生了一系列积极、促进作用。
首先,金融危机有利于我们吸取西方国家的教训,比如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、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督管理的关系。“我们也需要认真地观察一下,它怎么应对金融危机,金融危机以后它怎么吸取这次的教训、怎么加强管理。”他说。
第二个非消极作用,就是我们在某些方面为应对危机加快了改革的步伐。“比如这次应对金融危机,我们对于民间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上,确实向前迈了一步。”
认为,国际大宗商品的价值的下跌也为我国加快价格改革提供了有利时机。他说,大部分的商品的价值已经放开了,但是有一部分重要的商品的价值没有放开,比如说成品油、电、自来水等的价格。“我国的成品油价格和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倒挂,倒挂就会带来很多问题,不利于我们的企业调整结构。这次国际石油价格一路下降了70%,进口的石油价格和我们炼出来的成品油价格差距就很小了,咱们进行价格改革会较为方便。”
在看来,国际金融危机对于我国改革还有一个推动作用,就是促使我们加快结构调整、加快转变经济稳步的增长方式。他认为,中国的经济结构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,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过分依赖外需,现在我们的经济结构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而不得不被动地调整,但这“对我们经济长远持续平稳增长是有好处的”。